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时间:2009-01-01 点击:283 发布:管理员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报告说: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如何防治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有很多是在刚进入大学时,由于高中与大学各方面的不同,伴随着进入大学的喜悦,有些同学夹杂着几许忧愁、几许焦虑,种种心态,给一些同学带来不适应,造成心理问题。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与中学的不同,是造成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方面的不同

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

2.环境的不同

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满眼灰色的楼群产生厌恶情绪,大脑反应慢,经常出现忘记返回路线的情况。

3.人际交往的不同

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经常埋怨自己没有,甚至想逃避。

4.恋爱方面的不同

中学时,家长、老师不止一次告诫大家绝不许恋爱。大学里却听不到告诫的话,也找不到学校关于恋爱问题的明文规定。当看到高年级一对对、情意缠绵地走在一起,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为寻求安慰、摆脱空虚和寂默,也有的为满足一种虚荣心,开始寻找异性。他们不知道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害了对方,反过来也伤害了自己。异性的接触,易形成失恋、暗恋等现象,严重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人格缺陷易产生心理问题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等不良人格,都会产生些心理问题。如:小A是个敏感、多疑的小伙子,他认为大学是自己生活的新开端,因此,从言谈举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想尽善尽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越是这样想,越感到自己处处不如意。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时,尽管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但在坐下来的瞬间,几个女生在偷偷地注意他,似乎还议论着什么,他顿时感觉难受极了。以后,上课就不再敢回答问题了,更怕教师冷不丁地叫自己。过了几天,他仿佛感到同学们都在议论自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产生牵连性想象。刚进入大学时的那种自信一下子变成自卑。

(三)家长意志引发的心理问题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目的,所以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的一切业余爱好。上大学后,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同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而受家长压制的学生,除学习外,没有一技之长,很自卑。有的家长强迫学生念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

(四)大学生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由于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增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加之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结构调整,本身就有一些下岗职工等安排,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新的困难。加之,在我们的就业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一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现象的存在,当学习努力、分数高的普通家庭学生,看到父母有钱有势的自费生,成天逃课、上网、睡觉等无所事事的样子,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以至于没有了学习的热情,有的甚至想逃避。二、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

1.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冷漠

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3.狭隘

狭隘表现为受到委屈或遭到贬抑后,思想上产生“意结”,常常为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万事计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闷闷不乐,苦恼不满。如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伤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单调乏味,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易产生狭隘心理。

4.狂妄自大

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比如,家庭溺爱、娇惯,导致习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个人天份较高、学习成绩突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的学生,形成固执已见,不听别人劝,往往阻碍着他们接受新的教育。

自卑表现为完全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

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调适

人的心理状态虽然受社会学习、生活、环境的制约,但是,人们仍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调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健康发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生入学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对大学生讲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创造一种和谐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健全、丰富、优化党团组织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优秀团活、党课等多种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华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框架。

4.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如:一门功课两人都考了80分,如果一个人原定目标为90分,他便有可能产生挫折感,而另一个人原定目标为70分,他便没有挫折感。因此,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定计划时考虑到它的可实现性,多订一些近期目标,少定长远目标。

5.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心理检查

新生入学后,找学生谈话,做心理档案,进行跟踪了解,开办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心理咨询的形式很多,一般有面谈、集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点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通过了解大学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