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间总是杂乱无章
自己的房间乱糟糟往往给人不够成熟的感觉。事实上,不愿意去整理房间可能源于幼年时期的家庭影响。“我妈妈有洁癖。小时候,她对整洁的过分要求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通过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来表示反抗。”那些杂乱无章的人拒绝循规蹈矩。社会习俗要求整洁有序,这些社会标准导致父母总是冲他们反复唠叨: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他们不整理自己的房间是在无意识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成年人必须面对的生活问题,比如自己得去付账,为柴米油盐操心。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兹·瓦央解释说:“不爱收拾家务说明人们还没有摆脱儿时对别人的依赖,料想肯定有人跟在后面替自己收拾,替自己解决问题。”
在自己周边制造一种无序,偶尔也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安全感,驱除无意识里对死亡的恐惧。那些杂乱无章的人希望处处留下他们的印记,杂乱是他们“存在”的证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活力,创造力能得到自由发展。“如果我的房间乱七八糟让我的朋友们不舒服,他们或者帮我收拾,或者离开。”换句话说,“你如果接受我,就得接受我本来的样子。”他们不会去努力迎合别人的要求和想法。如果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话,强迫家人接受自己的杂乱则是一种强调自己的领地、空间的方式。心理分析学家阿尔贝托·艾格尔认为:“在夫妻生活中,在自己身后留下一片混乱,说明潜意识里对是否给另一半留空间迟疑不决。”
另外,家里杂乱也可能是内心焦虑的表现。“离婚后,我变得意志消沉,灰心绝望。我的公寓和我的内心一样,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生活在混乱中,就是让自己沉浸在焦虑或者过去的痛苦当中。
“有些人给物品赋予特殊的感情价值,物品能给他们造成幻觉,因此他们拒绝扔掉任何东西。”整理自己的房间,其实也是在给自己释放空间和能量,以便让现在过得更好。
见证:“家里乱糟糟的,我惩罚的是我自己。”
索菲38岁,档案管理员
人们看我工作时特别有条理,根本不会想到我家乱成什么样子:就像有两拨小偷光顾过,一片狼藉,根本找不着下脚的地方。我也根本不往家里领朋友。我把杂乱看作是自由的证明。我拒绝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样我就不会把自己归类到我讨厌的“家庭妇女”这个角色里。比如我妈,我小的时候,她总是跟我屁股后边,我弄乱,她收拾,我特别不喜欢她这样。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家里乱糟糟的,最后惩罚的是我自己。我开始每天花10分钟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整理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免得总是浪费时间东翻西找。现在,我觉得整理房间已经不再是一种对自由的限制,而更像是游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娱乐。
见证:“我的杂乱无章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
雷米40岁,记者
在我家里,床上总是堆满卷成一团的衣物,没洗的餐具连洗碗池都放不下,废纸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给我造成了很多麻烦:图书馆借的书没及时还就丢了;忘了交电费被人家断了电;经常花一两个小时翻箱倒柜找信用卡;最难的是找书—全堆在地上,得有1000多本吧,我想要某一本,就要翻上半天。我的妹妹来我这里,实在看不下去,帮我收拾了整整一天时间,可她走了一天,又乱了⋯⋯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
在青春期,房间杂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青少年往往通过这一点来表达自己独立的愿望,拒绝家长的命令,对抗父母强加的生活模式。如果孩子开始有自立的愿望,那么父母就应该避免去“侵犯”孩子的领地,给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的条件。在夫妻关系中,把自己放在家长的位置,对另一方进行说教是不适宜的,会给对方造成“永远犯错”的感觉。最好是以幽默轻松的方式传递信息,或者与对方定协议:“好吧,我收拾厨房,你去买菜!”总之,家务分担均衡才能保持家庭的和睦。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给自己一个整理房间的理由
整理房间并不一定是令人不快的任务。只要给自己找到好的理由,它就可以变成一种享受:比如好好摆放一下新买的家具,在家里招待朋友。可以给自己规定收拾房间的时间和频率,如果自己能严格遵守,则可以要求家人或者自己准备点儿奖励好好犒劳自己。
整理乱七八糟的心情
如果你的消沉和绝望状态一直延续,那么心理治疗可能是会有帮助的。你需要把心底杂乱的根拔出来。有些咨询能帮助你整理自己的心理空间:整理记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该忘的就忘掉。心理空间整理好了,房间也自然会变得有条理了。